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汶上县“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20)【本新闻由汶上信息港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5 16: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汶教体字〔2016〕16号

7 k1 d% P! D9 z+ U “互联网+教育”是当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拓展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根据国家、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6 v- i" S; F* D! s: i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 c* l6 O+ S$ v, M
(一)总体思路。以习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四化三学”指示为指针,以发展智慧教育为目标,以深度融合,应用驱动为重点,坚持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常态和新引擎,提升我县教育品质,加快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
; t7 W/ q1 `& p, v6 T! h
(二)发展目标。以“互联网+教育”思维加快转变教育发展理念,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省、市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初步建立起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互联网+教育”模型,促进师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的共同成长,形成与智慧城市、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

$ e8 n+ t/ ^% I' J# }
一是搭建高效、便利的教育教学服务环境。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提升农村学校网络接入带宽,加强网络与硬件建设,逐步形成“云+网+端”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 M  N  S3 `. t9 \. I$ L; n
二是实现优质资源聚集共享。加强平台与资源建设,推进各类资源平台、管理服务平台等建设,加强录播室建设,启动同步课堂工程,建立起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 P- [- ~3 N) x) K; D' r; d
三是支撑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支撑教师应用空间开展网上教研、备课授课、布置批阅作业,家、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支撑学生应用空间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8 D! G4 x/ b# r/ \
四是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实施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教育监管模式,科学开展教师考核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完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构建科学公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 ]8 j" s' J* d8 B二、行动计划
5 ^+ w/ D) b! T$ @: ~(一)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计划。进一步优化教育城域网络环境,2016年—2017年实现全县各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1000兆接入,全县中小学校总出口带宽达到1G, 提升农村普通学校网络接入带宽,完成10兆到100兆升级,全县所有学校班级接入带宽达到10兆,全面提升网络运行服务能力。
3 I9 ~1 _! o7 A9 [(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进计划。搭建县域版“人人通”教育云服务平台,内设包含教育管理机构、学校、班级、校长、名师、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形成分级授权、上下联动、组织化、可控可靠的体系。2016年推动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学校、班级组建网络学习空间主页,所有中小学教师、初中段学生,部分小学段学生和家长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建成实名学习空间40000个;2017年推动小学段学生100%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全面完成“人人通”注册任务。积极推动教师、学生利用空间进行教学、学习,形成师生、生生及与家长互动、交流、分享,形成汇聚优质资源能力的“资源超市”和“知识联盟”,使利用空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常态化。  R) Q2 a  o# o* S
(三)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计划。搭建县级优质教育资源库,通过教师客户端、班班通实现对全县教师和班级优质资源的即时推送,2016年基本完成涵盖各学段各学科、满足全县师生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资源总量达到1T,通过“一师一优课”、微课大赛等活动聚集本地化优质资源,不断丰富资源库的内容,形成具有我县教育特色的“教育云”;建设汶上县数字化学习港平台,为全县师生便捷阅读、快速查询和在线学习创造条件,规范课外辅导行为,提高课外辅导质量。# f/ f* f' _  D! |1 w
(四)校园门户网站改版升级计划。建设以县教育信息中心为依托的校园门户网站群,2016年完成县级教育门户网站升级改版,新建汶上教科研网站和教师教育网站,全县完全小学以上学校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与县公安局网监科合作,健全网站安全备案制度和安全预防制度,提高门户网站服务功能和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办好县局和各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提高学校政策解读、便民服务质量和政务公开水平。
7 k8 S3 n' [7 F8 q6 b# F$ Z" C(五)“无线校园”建设计划。开展“无线校园”网络建设,2016年县属学校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在部分乡镇初中搞好试点,2017年各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完成建设任务,2018年实现全县中小学校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智慧课堂打好基础。
5 m) _4 ^# k9 s(六)“端”学习计划。升级信息技术学习工具,破解“云+网+端”的最后一个瓶颈,2016年试点推进“智能终端进校园”、“智能终端进课堂”,支持学校合理使用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汶上一中、一实中、二实中、县实验小学开展试点工作,2017年在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搞好试点,2018年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学生“学习移动终端人人有”,2020年全部实现全县中小学生每人拥有终端学习用具,为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创造条件。
. C6 f8 s2 I9 {+ t) y& ]  x(七)创客教育活动计划。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活动,2016年全县完成14个实体智能机器人教育实验室,8个3D创意工作室,6个创客空间实验室建设,关注基于最新物联网技术与Steam教育相结合的比特教室和DIS探究实验室建设和运用。从2017年启动全县创客节活动,开始每年一次的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市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稳步推动全县机器人教育、3D创意和创客活动开展。1 d* n7 l2 F' H7 a! q
(八)“同步课堂”带动计划。启动城乡“同步课堂”带动工程,利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每一个班级,实现一校带多校、强校带弱校,让更多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16年建设30口录播教室,以录播教室为主播教室,组织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含教学点)结对帮扶工作试点,探索农村薄弱学校(含教学点)实行名师主教、农村教师助教的教学模式。到2020年,全县中小学校都能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同步课堂,促进先进教学方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县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y# o1 ^4 F$ C+ S3 N) N
(九)智慧校园建设计划。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进程,2016年搭建县级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实现全县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全覆盖,试点推动校园一卡通应用,引导学校开展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管理的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应用,实现学校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到2020年,全县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建成智慧校园。7 G% ]4 g, f5 C* z
(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G5 l: C7 `$ N+ k5 E+ I
一是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制度,推动互联网形势下全县教师职业能力升级转型。从2016年开始,每年分批分类组织信息技术应用专题培训,将信息技术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计划每年县级培训教育干部100名,校长200名,网管人员150名,骨干教师600名,形成具有较高现代信息素养的校长、教师、网管人员、实验员和图书管理员队伍。6 }5 w3 @( i  q* X* P
二是扎实开展好“一师一优课”、微课大赛等业务活动。从2016年起全县教师每年完成县级优课制作不少于2000节;组织全县一线教师完成微课大赛平台注册工作,并确保每人每年至少制作上传一件优秀微视频;继续组织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电教优质课等业务活动,以活动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内容、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深度融合。
1 l( ^1 G* j, i三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主动学习、个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方式,注重利用互联网加强安全意识防范和行为道德的自我约束,形成开放、健康、生态的学习环境;指导学校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群体实施干预,为学生公平使用互联网学习创造条件。
$ R/ |- c, n8 X/ C3 i6 N三、保障措施: K. U8 [+ `  k/ G# \$ |% G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汶上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健全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年度经验推广工作机制。
& R4 M2 V! d" G2 ]% p(二)加强专业引领。遴选一批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成绩突出的校长、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组成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专家委员会,引领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深度开展;各单位遴选一批高水平应用型教师组成教育信息化学科联组,在管理信息化和学科教学应用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5 N3 L. Y% u7 P, `8 a) m! L# W
(三)加强监测评估。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系统、教学资源、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工具的驾驭能力,将教师电子教案、教学素材、教学空间制作和应用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在突出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重视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 J. D/ s$ A. D& U& y  }7 N
(四)加强机制创新。设立汶上县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全县教育信息化资金从“建设优先”向“应用优先”转变。鼓励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深度开展,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效益,在评优评先中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的学科教师和学生倾斜,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估重要指标,完善激励机制。
2 a+ u2 ?; @* x

3 X5 X& H5 ]4 m. D% i6 z0 L8 x) b) f2 P- i* s: [: B+ t8 j
                        [/td]                      [/tr]                      [tr]汶上吧,汶上县,汶上信息港,汶上买房,汶上家具,汶上求职,汶上宝相寺,汶上天气,汶上新闻,汶上论坛,汶上信息,汶上,汶上招聘,汶上征婚,汶上租房"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8 08: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