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酷暑的夏天已经到来,上周北京最高温度有42度,地面温度接近68度,天气热得让人浑身不舒服,于是人们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为自己降温,以防身体出现不适。其实,车与人一样在高温下也容易生病,会“中暑”。为了避暑人们坐在屋里开空调或者吹电扇等等。人的消暑方式有多种方式,但是否你是知道汽车在桑拿天也如何“消暑”呢?
最容易中暑部位
最近新闻上总是报道哪里哪里的车发生了自燃,都是因为汽车“中暑”引起的,汽车中暑让很多车主担忧害怕。夏季一定要注意查看汽车内部电路是否老化、短路,因为那是导致汽车“中暑”的最主要原因。电路老化时要及时更换。而且在如此高温的夏天是最容易引发汽车自燃。车主随便改装汽车或随意添加新设备,如加装高档音响等,也会增加汽车电源负荷,给车辆自燃埋下安全隐患。有经验的司机建议,避免汽车“中暑”的最好办法就是经常检查车,防止线路故障或接触不良可能导致的火灾发生。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特别保护和检查汽车的发动机。夏季酷暑,要采取冷却系统的降温措施,冷却水、电瓶水、机油蒸发很快,应及时补充。发动机需要带动空调制冷。桑拿天里的发动机有时不易启动,有时启动了也显得“有气无力”,问题可能是点火系统受潮造成点火不良。而且夏季要注意发动机的清洗,发动机外部如果油污过厚会影响机器散热,给各种机器故障埋下隐患。
防冻液不光是冬天使用
防冻液往往被人们误解只在冬天使用,其实夏天也需要对汽车散热风扇进行全面检测,查看是否正常、水箱是否有渗漏,是否缺少冷却液,若冷却液出现浑浊变质则需要更换。除了防冻作用外,防冻液不但耐低温,而且耐高温,防冻液在接近200摄氏度时才能被“烧开”。夏季在水箱里灌上防冻液,就不容易被汽车水箱“开锅”所困扰了。
轮胎也要消暑
汽车在骄阳下暴晒一会,全身会热的不行,不光是车子身体,就连汽车的“鞋”—轮胎也热的受不了,如果在路上行驶的话,温度更是高的不行。这个时候不要忘了给轮胎上打一些黑水晶轮胎釉 ,不仅能使轮胎长久保持深黑、水亮,而且还能够抵御紫外线侵蚀,防止橡胶龟裂,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当然还可以在荫凉处停车休息,不能用冷水浇轮胎的方法降温也不能用放气的方法来降压,否则会加剧轮胎损坏,缩短轮胎使用寿命。
给汽车消暑方法多
在夏日炎炎,一打开车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刚坐进车厢的时候犹如置身蒸笼,浑身已经汗流浃背。这时千万不要立马开空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把车窗玻璃都打开,使其通风以驱散车内的热空气。启动外循环,把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不应频繁开启和关闭空调,以防损坏空调系统。
高温酷暑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行驶途中要注意适时休息。停车时应尽量选择在阴凉通风处,如条件允许也可打开发动机罩通风散热。若温度表的指针已经指近高温度区,这时就必须把车停下来“退热”,使发动机逐渐降温。必要时也可用冷水浇在散热器上,但是千万注意不要弄湿线路。
汽车行驶中要经常注意发动机冷却水的补充,并保持冷却系统管道的畅通,风扇皮带松紧要适度,若发动机温度过高,应当选择荫凉处停车休息,并打开发动机盖散热。发动机过热并缺水时,应在发动机怠速的状态下加水或一边打开散热器放水开关,一面向散热器慢慢加入冷水。切勿在发动机高温时熄火加冷水,以防活塞粘缸发动机爆裂。如果热水沸腾,应该停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待发动机温度降低后再熄火加水。
为防止燃料系统产生“气阻”,可在排气歧管和汽油泵之间安装一块石棉隔热板或浸水的沙袋。如果发生“气阻”使供油中断时,应先停车,待温度降低后,再拆下化油器进油管接头,扳动汽油泵手摇臂,即可排除“气阻”。
蓄电池用液由于天气炎热,水份容易消耗,应在每天的例行保养时进行检查,加足蒸馏水。蓄电池的通气孔如堵塞应立即疏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