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一位86岁的孤寡老人收养家中,这种大爱无求的做人底色,感动了整个山乡;他两次把家中和向亲朋求借的五万元钱,借给远在“天边”但不知是否再回的外地客商,这种“憨傻”至极的做事行为,使30多个石材“老板”要求上门缴税。这位被人们称为“冒险王”的人,就是汶上地税局苑庄地税分局税管员、GCD员王庆习。 + l; A/ g. I$ U3 v2 Y ]0 C. ?# H
<P> 大义薄云天,把孤寡多病老人领回家
5 \/ u4 ^; V4 j) h- b<P> 今年46岁的王庆习,1994年以志愿兵的身份转业安置到汶上县地税系统,在山区乡镇税管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现任苑庄镇地税分局实为职工身份的“副局长”。说起王庆习的“冒险”,还得从他收养孤寡老人开始。 4 o! I$ z, [: L& i. O$ r# N5 E
<P> 2007年腊月二十三,王庆习回老家白石乡庞楼村看望年迈的父母时得知,本村86岁高龄的孤寡老人毕桂珍从闺女家回来了。毕桂珍是个苦命的老人,5岁成为孤儿,15岁出嫁。20年前老伴去世后,她就跟随唯一的女儿艰难度日,不幸的是女儿因病去世,由于女婿重病在身,家庭极度拮据,再也无力抚养老人。乡村干部多次劝她到乡敬老院居住,她都以过不惯为由拒绝了。为不连累女婿家,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她硬是拄着拐杖回到了庞楼村,要自己熬度残生。 ; n- J4 d5 V+ j( M: L( y5 v
<P> 王庆习来到毕桂珍二十多年无人居住的家门前,看到的是门窗没有玻璃,墙上的裂缝有的达20多公分宽的危房。这般场景让朴实善良的王庆习心中难过极了,在老人门前沉默许久后,他作出了要把毕桂珍接到城里家中当亲人赡养,给苦难的老人一个温暖的晚年的决定。
# |$ W9 X0 a/ t+ [4 X" H! b% i$ u<P> 在得知老人不愿离开本村后,王庆习又与弟弟、弟媳商量,把老人接过来和父母一块过。话一出口便遭到弟弟的坚决反对:“你这是在冒险,老人要是在咱家有个三长两短,别人该怎么说呀?”王庆习对弟弟说:“咱不能看着老人冻死,饿死!老人所有的花费由我来出,出现所有的风险和意外由我担当!”说服了弟弟和弟媳后,在父母的支持下,老人搬到了弟弟家温暖的新房子里,全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把毕桂珍赡养起来。从此,毕桂珍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了笑容。王庆习以超脱血缘的亲情,纯朴而原始的善举,感动了所有知情的人们。
5 q9 I- w) W* c<P> 责任重如山,借巨款感化众客商
" h9 P7 I# T4 `' W. D3 J<P> 王庆习做人敢“冒险”,做事亦如此。近几年来,白石乡依靠丰富的石材资源,引来了香港、福建等地的30多家客商从事石材加工业。王庆习起初几乎每天都要来到机器轰鸣的石材加工厂,了解情况,提供服务,宣传政策。然而,客商们并不买账,认为他是为了要钱催税,还渐渐产生了厌烦抵触情绪。 $ P' q1 J" B8 G# [: J
<P> 也许客商们有意考验王庆习对他们的真诚,2005年春节前夕,嘉盛石材有限公司并不常驻的李经理,借口坐飞机回香港过年没有路费,向前来督导工作的王庆习借5万元。其实,王庆习与他并不熟悉,只是该公司在办理税务登记证时见过一面。面对客商的“要求”,王庆习沉思片刻后,只说了一个字:“行”。 & f; O- T7 a3 {/ p! r* n9 I
<P> 王庆习瞒着妻子把筹备买房的3万元钱取出来,又向战友、同学借了两万块,当天晚上就将5万块钱交给了李经理,且没有字据,没有证人,没说还款的日期,但李经理能否再回,王庆习心里却没有底。对于每月只有一千多元工资的王庆习来说,给没有回归底数的人借巨款,应该说是冒了不小的风险。
& M& B! ?) p" H% G<P> 不仅如此,王庆习还经常冒着风险给客商解难题。去年底,金兴石材厂因货款没要回,面临破产,企业人员交税带的钱不够,无法一次交齐,但因税票开出,不能作废。面对这种情况,王庆习借来1.5万元给客商,使企业如数纳税,解了应急之难。
- \* [ Q" K: N. f5 _<P> 王庆习把客商当亲人,把职责比尊严。正是他把对事业的忠诚、对客商的真诚化作一个个“冒险行为”,从内心深处感动了一个又一个客商。嘉盛石材有限公司的李经理感慨地说:“就凭王庆习这个人我也要多交税!”
% o( n- B+ h a3 [4 R<P> 在王庆习的感召下,白石石材园区的70多家加工企业,全部主动上门交税,企业纳税率连续5年达100%。</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