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礼佛大道:成就“佛都”新地标 5 |& s2 H) S! O3 @. b: R, h) E
( P& p8 R. W- p& C, P作为“中国佛都”的标志性建筑,礼佛大道建成后不但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生活水平,还将进一步拓展旅游空间,增加游客的滞留时间,推动佛都旅游的发展。* C" W, ?8 w1 d
4 Y( y% y3 P. ]
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三段景区寓意各异 “儒释圣地 花园水城”初具规模
% m* I7 G7 I0 w! t! G! C- S
1 ?) V8 z9 t% h. L, f7 Y: I7月30日,在汶上县礼佛大道施工现场看到,一条通往宝相寺的园林式道路已铺设完工,小桥、流水、绿树成阴,与两旁的仿古建筑主体构成了一副和谐、优美的图画,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
: V/ O! o$ X/ h" y+ R
5 ?* D; h J O7 c- a- A礼佛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袁学敏说,礼佛大道全长1300米,宽160米,总占地面积312亩,建筑面积1.9万平米,总投资5亿元。项目由清华和复旦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利用原有道路、水系自然地将大道划分为三段,突出了佛性本有、人性本净、见性成佛的设计理念。目前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仿古建筑的装饰、装修工作。
6 _. ]6 M: J) d" v0 ?* t
* w( v$ P9 i% {7 ]' _ Y据介绍,礼佛大道从南至北分为三个景区。第一个景区为自然园林景观区,这一段景区,共打造了四个人工湖泊和三个景观小桥,分别叫忍辱桥、精进桥、般若桥,景区中间一个水榭名曰“观心”。景区内主要种植柿子树、核桃树、对节白蜡、柳树、栾树和十几种水生植物,衬托以泰山石、莱芜石、沂蒙石等各种景石,突出了汶上“花园水城”特色。% m$ u! j' r5 e1 W B
; j6 D! v+ b) z% c* j, k跨过花园小路,是礼佛大道的中段,也就是第二个景区自然生态过渡区。跨湖而过的石桥共有九道弯,桥面镶嵌八种姿态的莲花地雕,称做九曲八宝桥,桥中心有木质凉亭一座,名曰“观海”,可以纳凉赏景。湖西是苍青的翠竹,登上湖岸,迎面看到的是两株上千年名贵的紫薇(百日红),七八百年的对节白蜡,西边假山全是由泰山石堆砌而成,假山西北凉亭名曰“听涛”。沿湖边小路而过,踏上北岸亲水平台南望,近处是两盏七宝琉璃须弥灯,远处是壮观的音乐喷泉。
3 A. w; B) A4 p3 U+ \9 t! K' b; `4 n- V
再往北行,沿着景区中轴线铺设的龙形图案地雕和隆起的御道,就可以到达景区的核心区域,也就是第三个景区菩萨广场,在广场中央,是仿太子灵踪塔地宫出土的银菩萨造像塑造的“甘露观音”,佛像高17.9米,脚踏莲花宝座,天龙护法,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普洒甘露。观音像周边是8根阿育王柱,象征八正道,平台外侧种植12株大银杏树,象征“十二因缘”。
3 {, V+ z) ^* T" n3 D0 w; Z- j5 Y- k3 o8 D+ J! T" I2 }% a: N7 p
礼佛大道目前是集中展示“中国佛都”汶上的标志性景观建筑,通过建筑布局和空间营造凸显佛文化氛围,形成汶上的城市主题旅游文化区,更是为市民在城市中心区域打造出一片公共开放休闲场地。+ D9 [# \/ s% e9 X0 a' |! I
! O) ~8 {+ c5 C! m S! n目前,汶上县城已经形成了以佛教圣物为中心,以儒释文化为亮点,以水系生态为依托,“ 儒、释、绿、水、城”共生共融的“一心、两轴、三区、四廊”城市景观风貌。宝相寺核心圈人文景观中心吸收世界各国佛教建筑设计,形成了佛教文化主题大观公园。而宝相寺路两侧的改造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将来会建设成以佛教文化为突出特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并重的商业中心,规划中还将建设餐饮特色街、文化休闲街、商务服务街,集中发展一批旅游服务业配套服务项目。 ! _6 w; H# Q T6 O) c' Q" j" t/ K
8 c4 S& c- z$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