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2009年申报上级科技项目实现新突破
8 h% Z' d0 |1 o- l& _5 ^% p5 Y h9 U5 [5 D" x4 u
2009年,汶上县科技局紧紧围绕增强我汶上县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重点,突出科技项目的引导作用,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扶持,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3项,获批20项,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科技项目到位资金469万元,其中国家级科技专项2项,资金230万元;省级科技专项2项,资金120万元;市级科技专项16项,资金119万元,争取项目和资金均位居全市前列。4 _+ f8 e( _, r, D3 ~
一是深入调查、全面摸底,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出发点,大力实施“选苗工程”,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广泛收集项目,对照项目申报指南,吃透精神,认真分析,深入挖掘我汶上县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关联度强、发展前景好的优势项目50项,建立科技项目库。" z, K# t& {/ _ c2 s* a5 `: R& Z
二是认真研究、仔细筛选,做好项目的审定工作。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挖掘新项目、培植好项目、包装大项目”的原则,分门别类召开项目分析研究会,从科技项目库中筛选出33个项目,确定为拟上报的科技项目,找准技术合作单位,使项目申报工作更具针对性。% }( Y4 S# p) k
三是全面培训、个别指导,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为确保项目申报质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省、市专家指导项目材料的编写与申报工作,帮助企业筛选项目、整理材料,确保项目材料的完整、规范,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 b. D( n" [& n) c1 j/ m( `+ ~, g四是积极协调、加强联系,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对已申报项目及时跟踪,掌握进展情况,促进我汶上县申报项目顺利通过评审。加强与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的联系,积极收集有关信息,为企业申报项目提供服务。
8 S! M/ H7 C4 u) I9 }, ^汶上县工商局三项措施加强群众维权工作 一是打造一个平台。发挥12315投诉平台作用,实施12315进社区、进城镇、进乡村,定期向各村级联络站以电话形式宣传维权知识和动态、调度投诉维权情况、就近分流投诉案件,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依法维权。二是做到“五心”服务。在接待受理投诉过程中,坚持做到“热心、诚心、公心、耐心、信心”的“五心”服务,工作人员注重仪表形象,遵守《济宁市工商系统职业文明礼仪规范》,及时解决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三是开展维权短信发布。与汶上县联通公司合作向手机用户发布短信3000余,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如遇到问题请及时拨打投诉热线。截至目前,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0起,解答群众咨询90次,投诉处结率达到100%。 0 x. Y" _- p- t& o5 \; D2 G
汶上县药监局强化措施加强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提高公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300余起,公布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做到有报必查,确保人民过一个祥和的节日。二是扎实开展食品药品检查。制定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方案,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无证经营、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等行为,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堂、小餐馆开展集中执法检查,重点加强对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食品经营业场所的食品安全检查,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三是强化应急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遇有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全力组织应急处置,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 u$ V4 u9 v5 _, w+ @% I/ o
我汶上县农机化工作实现健康跨越发展 2009年,汶上县农机局突出服务“三农”主题,大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全汶上县农机化工作实现了健康跨越发展,各项工作步入了全市前列。全年共实施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74万元,是2008年的2.44倍,带动农民投入资金1617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07台(套),使241户农民直接受益,实现、经济效益1585万元。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民群众投资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总动力达到828601千瓦,比2008年增长8.2%;农机总值达51088万元,增长6.5%;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21451.69万元,增长7.8%。全汶上县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55%,比上年提高33.39个百分点。
6 Y7 ^! H* i2 | L汶上县司法局“四创新”增强人民调解效果 一是创新工作内容。重点做好群体性、复杂性、易激化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在重大节日等敏感时期,组织矛盾纠纷排查会战,千方百计提高调解率。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对复杂的矛盾纠纷,采取“合议制”方式进行调解,除主持人、调解人、记录人外,邀请当事人亲属、所在单位和社区中有威望的党员、群众代表协助调解,增强调解的透明度。三是创新工作手段。调解委员会与公安“110”、“12348”法律服务专线、信访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套联动。对报警的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及时派出人员靠上做好调解工作;对“12348”专线、信访部门分流的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及时受理,第一时间内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四是创新工作机制。探索运用网络、通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