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爱我的老家-汶上(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5 15: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本山有个小品反映富裕后的农民想去旅游,说:“有钱了,到大城市----铁岭去躺。”这里说的铁岭就是和济宁一个级别的地级市。因为铁岭是个小城市,大家哈哈大笑。我却笑不出来,因为在年龄小的时候,济宁就曾是我向往的“大城市”。那时候我的家在汶上
   我是汶上人,尽管我的祖籍在江苏。我仍然坚持我是汶上人。汶上--不大的县城,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和紧张的少年。童年因无拘无束而愉快,少年因常常打架而紧张。汶上是我的一片热土,处处布满了我夕日的“战场”,无论是房顶还是桥下,无论是水底还是马路,凡是你能想到的地方,都有可能是我们当时“埋伏”的地点。儿时的伙伴时时闯入我的梦乡,当时的“阻击战”还常常让我醒来后汗湿衣裳。哈哈!汶上--老家,老家--汶上。
    第一次来济宁,坐在即将启动的汽车上,我的好朋友一再嘱咐:“到了济宁千万别多说话,省的挨揍!”朋友只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当时济宁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大城市,充满了神秘,是个强人出没的地方。朋友那羡慕的目光和真切的嘱咐,现在仍然历历在目,环绕耳旁。当时我14岁,与我儿子现在一样的年龄。
   在济宁生活的时间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汶上,时间产生距离,在我汶上朋友的眼里我早已是济宁人,而在我济宁朋友的眼里我是汶上人,每当这时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尴尬和困惑,我到底是那里人?尽管当人们问起此事时,我仍然义无返顾地坚持:“我是汶上人。”可坚持之余难免又有些心虚。对方于汶上不熟还罢,可一旦碰上一个汶上人或对汶上熟悉的人就有些麻烦,这时候大都会追问一句:“老家是汶上什么地方?”对方口气急切中带有惊喜,因为在外地能碰上老乡总是令人兴奋的,而每当面对这种急切和惊喜我总是怀有疚愧,于是同样急切地如实相告,免的有欺骗之嫌。
   象我这种从小就随父母漂泊的人,对所谓的“老家”是缺乏概念的,当我三岁时我们家就已完成了从南京.德州.济南.汶上的迁徙。在那个年代里,“服从革命工作需要,随时听从党的召唤。”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思想,就这样紧随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光辉,一直追到了汶上。改革开放了,我们又到了济宁,从此以后我们的举家迁徙“活动”才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家在那里呢?对我来说父母在那里家就在那里。我知道“老家”是指祖籍,我的祖籍在江苏的一个小鱼村,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我宁愿理解为老家是“很早以前的家”,从记事起我就在汶上,在我对家的记忆里全是汶上的大街小巷,这个理由让我坚持“我是汶上人”。 汶上是一个淳朴的小城,他有着北方县城的一切特征。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里,学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再加上我有很多同学来自农村的缘故,我学会了许多的农活,也熟悉了农民的生活习惯,同时培养了我对农民的一份感情,以至于我现在一看到天气变化,首先想到的就是“庄稼怎么样 ?” 也正是因为这份感情,当我看到进城打工的农民,我都会比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就象是有一种与生具来的亲情。是汶上送给我的这份亲情。
汶上人待人热情大方,讲究义气。只要是朋友,汶上人就会显示出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的古风。汶上人诚实豪爽,爱憎分明。流行民间的各种“顺口溜”能及时地反映社会时事,形象,幽默,透露出一股特有的聪明和辛辣。在济宁生活着许多汶上人,分布在济宁的四面八方,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他们为人谦虚,处世谨慎,性格刚毅,从不张狂,喜欢象老黄牛一样默默地耕耘。他们聪明好学,心地善良,努力勤奋,脚踏实地,喜欢用显著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接触过汶上人的朋友大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实在,聪明,够朋友”。
汶上给了我成长,汶上给了我健康,汶上给了我智慧,汶上给了我善良,汶上给了我飞翔的翅膀,汶上给了我------太多太多。我为汶上自豪,我为汶上骄傲,因为我的老家在汶上。
发表于 2010-10-28 1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汶上人好山好水也好
发表于 2010-10-28 19: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汶上什么都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2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