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汶上县南站镇刘许铺村村民井绪印高兴地说,政府帮俺建了沼气池,烧水做饭全靠它,还用上了沼气灯,牲畜的粪便也得到了充分利用,真是方便节约啊!
* B5 k0 e/ S2 @/ W4 ^0 H4 C; r" E$ ~5 N2 M4 _ ~! a
近年来,汶上县把沼气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把沼气建设作为生态农业的载体,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积极实施沼气工程,大力发展养殖业,反哺种植业,以“猪-沼-菜”三位一体为主的生态模式日益成为该县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汶上县14处乡镇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3.2万余处,中、小型沼气工程40余处,服务网点76处,秸杆沼气示范户2000余户。' d# K9 o; _! R# b: \$ c
[2 u O* g @$ g3 @/ C! i 据了解,该县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扶持三农的政策机遇,把农村沼气建设列为汶上县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加大工作措施。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了汶上县农村沼气建设动员会议。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与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等次相挂钩。成立 “一池三改”项目建设督导组,每天对项目乡镇村督导,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资金扶持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 _) ~8 C3 @9 U: x7 r
# o; c, f$ C4 P2 _ d! |
同时,他们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播放沼气建设专题片、编发《农村户用沼气使用技术手册》7500份、发放明白纸10万份。定期编发工作简讯,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公布进展速度,确保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任务的按期完成。强化学习培训,组织乡村干部群众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调动群众建池的积极性。邀请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沼气使用技术,介绍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的效果。通过走访养殖户,现身说法,印发宣传资料,同农民算经济帐、环境帐、综合效益帐等办法,使广大农民认识了沼气的意义和作用。
+ J# v0 s5 p( x/ {, c
8 O5 l# f" f$ | 发挥比较效应。为推广沼气生产和综合利用技术,该县确立了“典型引路,效益吸引”的工作思想。通过村组干部带头建沼气池的办法,稳步推进,做到建一处,成功一处,带动一处。村组干部和党员同时带头建立的沼气池建成投入使用后,村两委班子就立即组织农户前去参观学习,群众看到使用沼气照明、做饭,既省钱又省事,方便实用,消除了疑虑,增强了建设沼气池的信心和决心。举办沼气技术培训 2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2600人,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 Q( L8 ?1 o3 b' g6 r( Y, o' V2 e% B! F: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