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办学、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坚持“成就学生,满意家长,发展教师”的办学宗旨,坚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课堂育人,活动育人”的原则,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辟新渠道,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在成立仅仅一年时间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育人特色日趋明显,社会声誉不断攀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三是办学特色初步彰显,四是学校地位初步确立。具体来讲就是:
; }+ ]5 `+ a" l3 u
一、高起点定位,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自去年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就给予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为我校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项目建设上,学校坚持“整体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按照高标准要求规划、实施、监督、验收”的工作原则,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近300万元,改建了学校运动场地,修建了300米标准三合土跑道,新上乒乓球台6副,新上排球网架、单双杠等一批体育器材,并积极申请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装饰粉刷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全部房间焕然一新;新购置办公家具和学生课桌椅1000余套,让新同学全部用上新桌椅;新建了高标准微机室、语言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音乐舞蹈室、12个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和藏书近3万册的图书室等功能用房,充实了内部设施,分别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校园广播系统连接到每间教室,投资近20万元的校园网已投入使用。这些教学设施的配备,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好铺垫。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二、高标准办学,加强软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一是制订和完善了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深入贯彻“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方针,坚持“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监督保障,教代会民主参与”的管理体制,实施“人性化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策略。建立健全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制度等,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家长代表会的监督职能。学校管理机构设置齐全,精干高效,分层管理,分工协作,具有较强的决策力、执行力。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学校各处室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分别制订《教师考勤制度》《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教师教学业务量化细则》《班主任量化细则》《教师教研制度》《学生常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班会等教育活动每周按规定时间进行。按计划开展道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管理的激励功能。使我校的内部管理进一步科学化,教育教学工作步上了新的轨道。
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家校联系常规制,坚持“家校沟通卡”月通报制;学校开展了学生家长“进校园、入课堂、上讲台”专题活动,即设置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听课,举行家长座谈会,加强交流;请家长上台讲课,充分挖掘、利用地方课程的社会资源。。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二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永远是生命线,我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提高”的思想,在校内营造一种宽松、主动参与研究的氛围,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教研机构健全,成立了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各教研组组长为主要成员的教研机构。教研活动制度完善,教研计划具有针对性,注重集体备课,搞好二次备课,必要时邀请学生参与备课,教案或教学设计适合学生需求。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业务培训、教学论坛、观摩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学校相继开展了“课堂教学研究月”、“教学效益提升月”、“周课例研讨制”等系列专题活动,积极落实月学科公开课制、月教学常规检查制、月学生民主评师议教制、学期优质课评选制。我校于2008年9月和2009年4月两次承担全县优质高效课堂研讨会,于2009年10月承办全县初中小学教育教学现场会,均大获成功,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数量达1400余人次。
学校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一年中,学校先后立项县市级课题6项,依据“开放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探索实施了“走组互助,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建立人才快速成长机制,启动“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为名教师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有计划地培养事业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教师;采取“一带一,一对红”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措施,让优秀中年教师至少带一名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早日成为行家里手。通过“外出培训听课、专家点评引领、课堂磨课砺课”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学校于2008年10月和2009年5月两次选派教师分别赴兖州六中和邹城六中参观学习,开阔了教师视野,学习了先进经验,提高了业务能力,促进了教师自身成长。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三、锐意创新,学校办学特色初步彰显,打造汶上教育亮丽风景。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一)学校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秉承传统文化,彰显中都特色,打造儒雅校园”为文化建设主题,引导学生“胸蕴儒雅,心存天下” ,努力打造“儒雅”品牌。围绕“儒雅”这个核心,创设了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走廊文化、橱窗文化和教室文化。“一楼一主题,一层一特色”,如教学楼分别以宝相寺太子灵踪塔、莲花湖风景区、四角广场、学校主体建筑为背景,设置了“弘扬美德、学会感恩、励志笃行、成才报国”等四个文化主题。以“儒雅”为核心,利用校园广播营造良好氛围,成立了“风雅颂”朗诵小组,开展课前十分钟中华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同时学校着力开展“儒雅学生”、“儒雅班级”、“儒雅教师”、“儒雅课堂”系列评选活动,全面彰显儒雅教育特色。在校园建设方面,确立了“以绿化为主,名贵树木、奇花异石作点缀”的绿化美化思路,立足“美”,突出“特”, 购进大批高档花木和景观奇石,设计“规矩”、“方圆”、月季苑、绿竹园等靓点,打造经典“园林式校园”。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二)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一案三性四环节”独特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依托县教研室编写的学案,强调自主性、互助性和开放性,按照“个体预习生成、走组互助形成、展示质疑合成、检测反馈达成”四个环节,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充分动起来,动手做、动耳听、动情谈、动笔写、动脑想,学得开心、学得幸福。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三)通过汶水畔文学社、经典诵读、英语听力与口语、“校园之声”广播站、心理咨询室、特色学科兴趣小组等载体不断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对挖掘本土文化、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四)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依据汶上县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传统,我校教师先后编制了《魅力中都》《英语口语》《可爱的家乡》《汶上春秋》《生活中的趣味生物》《馨德集》等校本教材,编辑教学杂志《反思与成长》,这些创新性的工作走在县市同类同级学校的前列。9Va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四、成绩斐然,学校人气、名气与日俱增,办学效益得到社会认可。短短一年中,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到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我校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誉。学校先后荣获“县级师德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0多项。我校连续承担5次汶上县大型教研活动,我校教师有30余人次执教公开课,深受教育同行好评。在各级业务比赛中,共有60余人次获得省市县优质课执教者、基本功一等奖、课件制作一等奖,名列全县前茅。2009年4月,在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中,我校学生刘志成等四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刘志成的作品并荣获省级二等奖,7月12日《济宁日报》对此予以报道。有10多篇学生作文发表在县级以上刊物。我校经典诵读一举夺得全市第一名。《新晨报》《创业之星》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办学经验给予深度报道,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