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综合] 汶上宝相寺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7 2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汶上宝相寺游记<BR>(2008年4月23日)<BR>&nbsp;&nbsp;&nbsp;&nbsp;山东省汶上县的宝相寺,是一个很值得去看看的地方,这个千年古刹再一次的出名,是前不久中央电视台重播该寺庙重修灵踪塔时,出土震惊世界的一颗佛牙和六百多粒舍利子等一批珍贵文物的故事。看完电视后我就思索应该去一趟宝相寺,嘿嘿,不想心想事成,刚好有机会出差山东菏泽,在对酒当歌版主的安排下,不仅品尝到了济宁名吃“糁”(音“sa”),而且实现了参观宝相寺的愿望。<BR>从济宁向北大约40多公里就到达汶上县城了,宝相寺位于汶上县城西北隅,县城里的街道上有明显的指示牌,豪不费劲就找到宝相寺了,门票30元,寺外没有专门的停车场,我们只好将车停在对面的人行道上。对酒当歌版主还特意请了一位漂亮的导游mm为我们导游解说,这样才对宝相寺有了深入的了解。<BR>进入宝相寺,首先是观看汶上县的悠久历史,呵呵,导游mm说,汶上早在殷商(公元前17世纪初至前11世纪)称“厥国”,周代(公元前11世纪至前256年)称“中都邑”,公元1208年,因汶水在上(即北面),更名为“汶上”。汶上历史文化非常丰厚,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于公元前501年在此任“中都宰”。公元742年,诗仙李白漫游中都,留下了《别中都的府兄》等脍炙人口的诗篇。<BR>宝相寺是从唐朝始建的千年古寺,历经千载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是齐鲁大地上的古寺名刹。其标志性建筑是寺北端的太子灵踪塔,1994年3月15日,在葺修塔体时,在塔宫内发现了佛骨、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经专家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佛教文物的出土,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佛骨、佛舍利珍藏在石匣内,有金棺、银椁层层相套,银椁由银条封箍,上放水晶牟尼串珠,黄绢覆盖,金棺安放在精美的银座上,前后有银菩萨、水晶瓶七宝净水瓶、跪拜式捧真身菩萨等。宫室南壁、四壁各有墨书题字,石匣上刻有铭文,此为瘗藏佛教圣物的时间和人证。<BR>有趣的是,导游mm介绍说,这批惊世文物面世时,正值1994年3月15日,与瘗藏时隔整整882年,适合佛教界阴入阳出之说。1994年6月3日,新华社以“汶上将成为第二个法门寺”为题,用六种文字向海内外播发了消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自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有“佛光”奇观显现,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每年吸引2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并呈逐年增多之势。<BR>之后,宝相寺开始恢复建设,现已建成供奉殿、中都博物馆(佛教圣物展示馆)、碑廊、地宫、僧院、浮雕牌坊,依照中都佛苑景区规划作为中轴核心的宝相寺,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照壁、苦海普渡、天王殿、大雄宝殿、僧舍、地宫、碑亭、太子灵踪塔、世界广场、琉璃涅盘透彻佛、十二大弟子像等,现在大雄宝殿已尽完工,气势宏伟。&nbsp;<BR>宝相寺现存建筑供奉殿,为90年代由文物管理处所建,寺内最独特的建筑是太子灵踪塔。塔为青砖,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第三层飞檐下饰以陶制莲花图案。底层东、西、南各设一券门佛龛,原有佛像。北面券门洞通塔内,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塔刹呈葫芦状,上置三股钢叉,覆以黄色琉璃瓦,金光耀目,俗称“黄金塔”,通高45.5米,精工细作,古朴典雅,造型优美而雄伟。此塔约为唐太和年间所建。<BR>……<BR>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还要赶到济南窑墙机场,从那里飞往甘肃兰州,所以我们没有参观完全部景点,在离开宝相寺之前与导游mm合影之后,就匆匆上路了。在此,衷心感谢对酒当歌版主的热情帮助,如果没有他的帮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BR><BR><IMG src="http://image4.club.sohu.com/pic/09/e2/ldtourcc09a4be0353f293.jpg" border=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3 07: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