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小沈阳参加江苏卫士赵丹军主持的特别节目《小沈阳来了》录制时,或许赵丹军太过郑重、端庄的主持风格很难挑动现场气氛,两个小时过去,现场还一直冷清,就在这个时候,小沈阳想发挥以往的搞笑特长来刺激观众,于是和沈春阳一起现场来了一小段二人转,二人演完时,观众掌声未息,主持人赵丹军来搭话,结果小沈阳来了一句他常在舞台上说的玩笑话,“臭不要脸的”。没想到这句话当场惹恼了赵丹军,把人家羞得面红耳赤红,坐下来后,非常生气地对小沈阳说,“你得给我道歉。你不道歉,这节目就不录了。”现场气氛顿时因此“冻”了起来,小沈阳夫妻非常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很快,赵丹军宣布此环节结束。自己一个人先走了下去。
8 j7 i1 x: U" L% M7 l; O
6 X, x1 ~0 E3 @$ r1 J赵丹军简介
/ B$ N0 W5 `8 e& B; ?/ V/ ?7 q( V/ B3 Z. y' Z; C
赵丹军是半路出家做的主持,她大学学中文,后分配至企业,曾担任中控室的操作工。这些经历,听起来与主持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为她1998年进央视主持《当代工人》节目提供了丰富的经验。2001年,赵丹军来到江苏卫视,先后主持过情感谈话类节目《服务先锋》、《人间》,凭借温婉、大气的风格,早已成为江苏荧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G6 H& T1 n3 ]" k$ }2 k " n6 ]7 B( [6 E' d" ~! q7 }! a
赵丹军-10年捧得“金话筒” 9 s9 B- @# |+ X+ u
4 {. c4 U8 f* h) U* a4 y% D
江苏卫视的赵丹军凭借《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电视主持作品奖”。
( z# Q$ i4 |2 N
; q1 U- c) c0 m4 |# e5 k" P: x* k( f) A( l
“主持谈话节目是能力有限”% }- X7 C% C9 h
" Z. U! l3 T; e) G3 h
赵丹军奔赴北京领奖之前在她工作的地方简单接受了记者的群访,她捧着茶杯缓缓和记者聊了起来,一如她在节目中一贯的循循善诱。赵丹军说,得知自己获得“金话筒”奖时很意外,她从没想过半路出家的自己能获得这个由专家评出来的大奖。原来赵丹军大学时学的是中文,和大多数知名主持人相比,她当主持人的时间算是短的,连头带尾不过10年。$ E; w+ o' D2 z6 }$ B L% T
“不过也许正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才使我没有被固定的条条框框限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经央视《当代工人》的锤炼后,2001年,赵丹军正式加盟江苏广电,从“关注的目光是有温度的”新闻谈话类节目《关注》,到情感类节目《服务先锋》,再到大型事件类电视节目《人间》,赵丹军一直主持着谈话类节目。
; E: t. i- B. m( S
- E5 C& N6 s1 {' z9 K! U K4 ]' E0 K有人评价赵丹军的主持风格是温婉大气、有人文关怀,但赵丹军却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特色,10年主持岗位的历练,培养出她亲和、成熟的主持风格和机智敏锐的现场洞察、应变能力。因为从始到终都是做的谈话类节目,在这个领域中,她几乎没有什么对手,但是她还是很谦虚地说:“一直主持谈话类节目说明我能力有限,别的节目我主持不了。”在节目中一直说话比较慢,但赵丹军却笑说自己在工作中也会发火。得到这个奖以后并没有让她有多少成就感,她甚至跟记者分析自己说,“我希望自己以后对现场的把控力能再提高些”。" T7 N9 _& e5 o' T5 Q
9 A+ \5 ^: Z ~9 Z. `
0 V% v5 Z3 t; |1 U. d2 s
“女儿是我前进的动力”
) o! B9 R; I; S4 T# Q/ m6 [( x* [9 _9 F5 Y* [, D! f8 w8 H* [- l
“一个主持人舞台很重要,我很感谢江苏广电总台给我这个舞台,我主持的所有节目几乎都成了主打节目。”赵丹军是一个懂得感激的人,她透露说,在录制“金话筒”获奖感言时,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感谢女儿,在我累的时候给我力量”。赵丹军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因而上小学4年级的女儿在她的生命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身边最亲近的人给了她前进的动力。现在赵丹军既是主持人又是制片人,平时的工作异常忙碌,不过再忙,她总是坚持早晨送女儿上学,“无论我做什么,我女儿都喜欢”。赵丹军说自己的女儿很懂事,小姑娘几乎每天下午5点都会打电话给妈妈“查岗”,问她在哪里,什么时候回家,有时候甚至限定妈妈到家的时间。) S6 k6 l5 b! I' D
" O* ?- p3 V1 P& |3 G
让赵丹军感到欣慰的是,虽然生长在单亲家庭,但女儿是个很阳光、自信的孩子,在学校里发展也很全面。虽然女儿也很渴望看到自己妈妈主持的节目,但是因为节目时间太晚,她总是看不到,现在节目有了重播,周末的时候她也经常对妈妈主持的节目点评两句。“只要我有空我就愿意用来陪陪女儿,这就是我最大的休息,因为陪她的时间太少太少,所以她总是很粘我。”说到这里,赵丹军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母性特有的温柔。
2 C2 z$ ]: i' w" ] i+ G) M$ C8 [- F: [- Q8 L- Y3 v" n6 C
/ y {1 a: S7 E. W- m网友评论:小S才不会被小沈阳爆粗口惹恼 & x3 s0 T9 s1 _! X
8 R* \; {& W# B$ ~只能说赵丹军真的不懂幽默,试问如果某卫视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主持人来采访小沈阳,就能避免尴尬出现?虽然很多人都发表意见说某卫视找错了主持人,这个女主持平日里是严肃端庄的主持风格,但是却被安排采访小沈阳这样一个“活宝”,的确是不太搭调。可是您仔细想一想,能够被安排采访小沈阳的主持人一定具有一定的水准,否则某卫视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那么这个一定水准的女主持人难道在采访之前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吗? 4 [" _, n; t' [. T2 ]( `
" @( B* A( |3 w/ N
众所周知的,一个成熟的主持人,虽然有时候现场需要“主持卡”的协助,但是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做足准备的,确切的说就是做足来宾的功课。就好像我们上学时每一节课之前老师都让我们预习一下,以便更好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消化。然而这个女主持人从她翻脸的那一刻开始,就证明了她跟本不是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她没能做好课前预习,她如果做足了功课,那么不可能不知道“臭不要脸的”就是小沈阳的经典台词这点! % N' o7 M- \0 B6 Z& A' Z/ ?4 \
, ?- x1 k$ H, s& N" ?
但是,本人绝对相信这个女主持人做足了功课!那么她当众翻脸,原因就只有一个最靠谱,就是她想要学小S,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也就是本人的第二个疑问,关于是不是制造某些特殊的宣传效果。
$ k+ @+ w4 D/ o- n: x$ ?" @! \9 v: R- `; c j
为啥说要学小S呢,遥想当年小S和蔡康永的《康熙来了》叱诧风云的时候,有一期节目中蔡康永提及小S的往事制造了一个经典的爆笑场景,也是后来很多节目众相模仿的经典桥段。在那一期节目中,小S佯装怒火成天,甩开袖子大喊:“我不录了”,随即走出录播室……其实人家小S懂的啥叫幽默,人家就是要的这种效果,事实也证明,这个效果很“笑”果! 3 g$ I+ u- L. l* F, P1 e
3 w& r1 f1 f7 ]# c; e我不知道某卫视的女主持人是“假翻脸”还是真“翻真脸”!俺只知道,她“翻”得幽默没有小S来的有收获!看来也只有小S能有和小沈阳搭调,小沈阳一句:“臭不要脸的”,小S紧跟一句:“你很贱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