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汶上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生态优县”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令人注目的“汶上速度”。
$ v- ~- N! K3 O+ Y; P/ c" p! _, a; l
5 l. }. W- `7 {; m 县委县政府积极研究上级出台的各项法规政汶上巧借外力宣传推介汶上,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文化招商,连年举办太子灵踪文化节,开展了重点旅游客源市场推介、大雄宝殿开光大典、宝相寺佛光庙会、“成龙慈善汶上行”等活动,极大提高了汶上的知名度。该县还开展了省级园林城市、全省文化建设先进县、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文明意识,促进了全县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F! Y8 {3 U: b" t, ]) O8 h
5 S5 [4 u. j) `& @- M 汶上县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展,浓缩了汶上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展现了汶上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了汶上县“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 C5 m2 v* J( d. f: t3 |
+ D( L7 q a9 W0 F# e: V 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如今的汶上人,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生态优县”。 5 R9 m$ O7 B# d4 B* D q m' T
在谈到汶上的经济增长点时周书记说:在发展的道路上,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并不可怕,只要思路正确,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坚持科学发展,就能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汶上县利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传统产业等优势,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大发展,拉长煤电化工、机械电子、文化旅游、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链,打造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大百亿元产业园,逐步实现由资源开发型向高新技术型的转变,一批投资过十亿元的大项目落户汶上,煤电化工、机械电子、文化旅游、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成为拉动汶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 L) C7 }% ~$ l- h0 d: R5 x% N
, H3 {) Z- s, k
这个县以阳城电厂、义桥煤矿、唐阳煤矿、中钢集团富全铁矿等企业为依托,打造一批附加值高、产业链长、支撑力强的骨干企业,培植壮大煤电化工产业集群;以风光电子、金成机械等为依托,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机械电子产业集群;以如意天容、爱丝制衣等为依托,壮大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目前,投资 2.6亿元的义桥煤矿、投资 10亿元的阳城煤矿、投资1.35亿元的北汇玻璃、投资2.69 亿元的蒙牛现代牧业、投资 1.5亿元的金成迪尔公司等项目已陆续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其中“ 利生牌” 小麦粉和“ 风光牌” 变频器获全国名牌产品。一期投资 14.3亿元的阳城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已开工建设,总投资 38亿元的如意天容50万锭紧密纺项目一期 25万锭生产线已定购设备,总投资 3.6亿元的特力机床、鲁南装备制造等项目正加紧施工;投资12 亿元的张保庄铁矿已列入鲁南经济带规划。汶上巨大的发展潜力快速释放,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250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50亿元,利税 20亿元,分别增长 102% 和67%。 |